那種小飛蟲叫做蛾蚋!
蛾蚋(moth fly)
蛾蚋俗稱的蝶蠅或稱蛾蠅、毛蠓,是居家環境中很常見的雙翅目小飛蟲,在台灣裏則可分為白斑蛾蚋及星斑蛾蚋兩種。這兩種蛾蚋也是全世界分佈最廣泛的,星斑蛾蚋幾乎所有地區都有記錄。白斑蛾蚋基本上是屬於泛熱帶分佈的種類,但在溫帶地區的人類居住處,也經常能發現到它的蹤跡。
白斑大蝶蠅,幼蟲常孳生於人、豬之糞坑及廢水窟或受污染的排水溝,成蟲常見於廁所牆壁。
星斑蝶蠅,幼蟲常孳生於廚房流理台下方排水溝內富有粘性物質水邊,成蟲常見於廚房水槽處。
該蟲尚無叮咬人之報告,惟其孳生於不潔場所,又出入於住宅,嚴重影響環境衛生品質。
外觀特徵:
體長約3mm外形酷似蛾類;體色灰黑色;全身及翅膀外圍滿布細毛,容易攜帶病菌,有污染食物,有散播大腸桿菌疾病的可能性。
生態習性:
蛾蚋的幼蟲主要棲息於臭水溝、污水池、化糞池或水槽U型排水管積水中,因此成蟲常在廁所、廚房或屋外水溝牆角附近活動。
蛾蚋的防治:
成蟲的防治:蛾蚋的飛行能力很差,使用合成除蟲菊精噴霧劑。
蛾蚋科昆蟲的種類
蛾蚋(moth fly)又稱蝶蠅(日本)或毛蠓(中國),為雙翅目長角亞目的一員。全世界已記錄的蛾蚋在一千種以上,但台灣目前只記錄了二十二種(Tokunaga 1957,Hennig 1941)。分別是黑蛾蚋屬(Brunettia)一種;毛緣蛾蚋屬(Pericoma)兩種;池畔蛾蚋屬(Telmatoscopus)一種,以及蛾蚋屬(Psychoda)十八種(Lien & Chen, 1974;黃及陳,1992;林及陳,1999)。這二十二種蛾蚋之中,只有兩種會經常出現在室內:白斑蛾蚋(Telmatoscopus albipunctatus)(圖一)和星斑蛾蚋(Psychoda alternata)。這兩種蛾蚋也是全世界分佈最廣泛的,星斑蛾蚋幾乎在所有曾做過蛾蚋研究的地區,都有記錄(Duckhouse, 1973a, 1973b)。白斑蛾蚋基本上是屬於泛熱帶分佈的種類,但在溫帶地區的人類居住處,也經常能發現到它的蹤跡。
蛾蚋的孳生環境
都市中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幼蟲,主要孳生在含有腐敗有機質的淺水域。浴室的洗臉臺、漱口杯、地板積水;廚房的水糟,潮溼抹布、菜瓜布都能培養出大量的蛾蚋。室外的淤積排水溝、化糞池和一些有機質較高的積水容器中,也能發現蛾蚋幼蟲的蹤跡。羽化後的蛾蚋成蟲大多就近棲息在廚房、浴室之牆壁上。蛾蚋的飛行能力不強,經常停在牆壁上動也不動(圖二),只有在受到干擾時才會飛離原地。而且只飛行一小段距離,就又停在附近的牆壁上了
- Jun 11 Wed 2008 13:51
浴室裡的小飛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