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完形(Gestalt)是德國字,原意為形狀、圖形。完形一詞、源自一群研究知覺的德國心理學家,他們發現,人類對事物的知覺並非根據此事物的各個分離的片斷,而是以一個有意義的整體為單位。因此,把各個部份或各個因素集合成一個具有意義的整體,即為完形。

此外,就『形與景』的角度而言,能將目標物從周遭的背景環境中區辨出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物上,明白的辨別出它與背景環境的界限,亦是形成『完形』,即形成『背景』與『形』的意思。

Perls 曾對完形下過一個解釋:『完成乃是一種形態,是構成某事物的個別部份的一種特定組織。完形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類本質乃一整體,並以整體(或完形)感知世界,而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組成之整體(或完形)方能被人類瞭解。

完形治療學派為 Perls 所創立, Perls 在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便是將佛洛依德的心理的理論和身體的理論統整為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

Perls 為身心分離的傳統思想譜下休止符,他認為身體與心理是整體的,若只是解開心理的封鎖無濟於事,因此完形治療強調『身體的活動』。例如: Perls 常問來談者『你想做什麼?』『我想吐痰、痛罵一頓』, Perls 會說『那就吐呀』。當來談者吐痰、謾罵、咬人時, Perls 認為即是一種治療,因為把內心所想付諸實現,為生理層面的重新架構。  

因此, Perls 在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即是他把身體帶進治療的領域裡,這可說是對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的心理主義之反動。

Perls 特別重視『身體感覺』或『身體語言』,在這之前的心理治療,語言是『形』,身體『背景』, Perls 恰恰相反,語言『景』,身體『形』,他認為語言意識性高,容易撒謊,身體卻是潛意識的。潛意識比意識更誠實,察覺『身體的感受或非語言的表現』,更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基於此完形治療法主張放棄理性,去傾聽身體的感覺。

『完形治療』理論乃 Perls 所創立,主要是奠基在完形心理學的理論上。

完形心理學

由魏泰邁、庫勒與考夫卡所創立,強調行為是有組織的統整的整體,而非特殊分離的部份,即構成整體的部份不能被分開的瞭解,這種行為的整體就是完形。

完形心理學強調『全體大於部分的相加總和』,即全體並非把各部集合而成全體是超越部分的。

例如:水(全體)是超乎氫(部分)、氧(部分)的存在;欣賞名曲時,不是聽到分散的音符,而是連續的音符、速度、音調和強弱的統整體。所以,整體被界定為部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基於此,分析永不能提供整體的了解。

完形心理學的重點原本在闡明人類知覺與學習的歷程,因此,完形治療法和完形心理學是有所不同的。 Perls 就摘取了其中對心理治療有意義的部份,作為其治療法之基礎。如下所述:

一、有機體有追求完整的傾向:一個不完全的完形就會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現

和穩定為止。

二、有機體會依照其當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 Perls 認為要滿足需要,就必須

形成完形。

三、有機體的行為是一種整體,大於部份的相加總和。

四、有機體行為含意要由其生活整體的內涵中去了解。如對人的認識,不能

將人抽離環境(整體)來看。

五、有機體透過形與景之原則、了解其所處環境。

此外,由於現象學上所指的現象,是指“個人憑感官所知覺到的立即經驗”而完形治療深信『當事人對環境立即的覺察,而不去推論一些形成某一行為的原因。』所以,完形治療是現象學取向的。又因為該治療法的基礎是此時此地,因此也是存在取向的。

在完形治療中,『覺察』、『責任』、『自由、選擇』是很重要的三角關係,即察覺力愈強,自由的可能性愈大,而自己應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行為負責。此即存在主義的味道。

而在完形治療中,所採用的一些名詞,諸如『投射』、『內化』、『壓抑』...等,是源自精神分析的,故完形治療學派可說是受到許多學派的影響。

完形治療強調接納真實的原有自己,不去受到自己或他人的合理化、期待、判斷、曲解所操縱,而以自己所想的、所要的、所感覺的為基礎表現自我。

在人格發展的階段中,孩子經由『承認』的歷程發現自己,欣賞自己的存在,但由於父母的給予評價(讚許),使孩子開始壓抑不被稱讚的思想、情緒、行為,而轉為附和他人,無法完全接受真實原有的自己。

此外, Perls 提出,在人的體內,存有自我荍Q者(topdog)與其相反2悛?underdog),前者很正義,很具權威也很完美,以“應該”“必須”等觀念來對個體作操縱與擺佈。

由於勝利者和失敗者都在不斷掙扎,奪取控制權,這內在的矛盾與衝突,便對人造成一種持續不斷的折磨,極之痛苦。

因此,完形治療即是要協助受導者,自覺有這兩個不協調部份的存在,尋求解決方法,將內在分裂情況改善,以求達到身心統整為一。

(一)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完形治療的核心。完形治療學派認為個體有自我調整的功能,個體若能充份覺察,必然改變;也就是,覺察本身即具有治療的效果。那麼自我覺察是什麼呢?Simkin在1970年曾對『覺察』做了以下的說明:「完形諮商強調覺察、現在,覺察乃是專注與注意的能力。思考並不是覺察,感覺、感受也不是覺察,覺察乃是去接觸、了解我正在想什麼、感覺、感受到什麼......,如果我不能覺察我正在做的,我即是對我所做的沒有反應。」覺察是指去發現某些事情,讓個體接觸到或感覺到自己正在做什麼?感覺到自己的思考、動作、身體姿勢等。在覺察的過程中,個體與環境做良好的接觸,以經驗內在的衝突,統整其人格的分歧與對立,藉著覺察,個體發現真實的自我,從新整合自己。

覺察是一種提供選擇的工具,它也意味著改變的可能性。因為覺察,你知道你可以不這樣做,你知道你可以改變,也知道你可以不改變。你覺察的愈多,可做的選擇也愈多,當你選擇以後,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當然,前提是你必須先覺察到,才可以做選擇,也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所以說,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此外,關於覺察有幾點要注意:

1.覺察不同於內省。因為內省是有目的性及評價性的,而覺察只是去觀察、注意而不評價。

2.人不可能同時對兩件事有相同程度的覺察。因為覺察特別強調專注與注意的能力,我們一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

3.你有意志力去專注在你的察覺上。當你想要做覺察時,你隨時有能力可以做覺察。

4.缺乏覺察通常與逃避有關。在你生命中,或許有些部份是你一直害怕去碰觸,而不願面對的。所以說,成長需要勇氣,若我們總是逃避去覺察某些部份,那麼我們將無法改變與成長。

個體與環境是無法區分的,因此在覺察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個體與環境,若僅偏重於對自我的覺察或是對環境的覺察其中一者,則無法達成清楚的覺察。

所以覺察應包括三個範疇:

(1)對自我的覺察

(2)對環境的覺察

(3)對自我與環境互動間的覺察。

因此自我覺察可分為外部領域、內部領域及中間領域:

1.外部領域:即是對外在世界的察覺,用五官-看、聽、嗅、味、觸與外界接觸。

例如白紙上的黑字,火車的聲音、玫瑰的花香......是他人也可客觀而得的。這個領域幫助我們植根於「現實」之中。

2.內部領域:是個人主觀的感覺,發生在自己的內部,只有自己能感覺得到,如疼、痛、癢、肌肉緊張以及各種情緒。

3.中間領域:即是對想像活動的察覺,包括種種心智活動,如幻想、計劃、分析、思考等等。

完形治療希望幫助當事人多專注在外部領域和內部領域的覺察上,因為許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困於中間領域的空想、擔心等負面想像,而成了中間領域的囚犯。例如我們可能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一些計劃;可能擔心某些後果,而不敢冒險;這些擔心或是恐懼的想像往往帶來不安甚或阻擋了生活的進行。

要如何消除中間領域帶給我們的不安呢?我們可以在外部領域做些努力,也就是將不安轉換為實際的行動;例如假若害怕考試失敗,那就努力用功讀書。或是我們可以試著將身體放鬆,因為身體感官會反應出我們的情緒與不安,所以中間領域的負面想像會使我們的內部領域呈現緊張或不舒服的狀態,如呼吸急促、四肢顫抖、眉頭緊縮等等,此時我們若能察覺到這些內部領域的變化,並使自己的身體放鬆,那麼不安的感覺就較難侵入了。或是可以改變中間領域的用詞和想像,如將「假如考試考壞了,該怎麼辦?」改為「考試會過關」,那麼內部領域也就能隨之轉換成輕鬆自信的狀態了。

許多人受困於中間領域,因為他們不了解實際發生的,與自己想像的之間會有一大段差距,所以,我們要學習中間領域的正面運用方法,並使這三個領域平均發展,才能過著平衡的生活。

完形治療強調此時此刻,它認為留戀過去就是在逃避體驗現在。Polster在1973年曾提出「力量存在於現在」(Power is in the present),因為往者已矣,來者則尚未臨,只有現在才是最重要的。若把精力花在追憶過去或是冥想未來,「現在」的力量將消失無蹤。

為了有效幫助當事人接觸現在,完形治療者常會以現在式的問句問「什麼」(what)和「如何」(how)的問題,而很少問「為什麼」(why)的問題。因為完形治療認為問「為什麼」只會引導當事人去編造合理化的解釋及自我欺騙,將導致當事人不停地、頑固地去思索過去,而使他們脫離了此時此刻的體驗。

然而,完形治療法並非不重視過去,事實上,完形治療者認為,當過去與一個人現在的重要課題有關時,過去就是重要的。當當事人談及他們的過去時,治療者將要求他們藉著重演過去將想像帶到此地,不要只是談論那些情感,而要求當事人在此時此刻再次體驗過去所經驗過的情感,透過想像的歷程,再度體驗當初受到的傷害,進而釋放該傷害。

完形強調「此時此刻」,主要有幾項理由:

1.除了此刻他正在做的事以外,一個人不可能經驗到其他事。

2.個人的改變只能發生在現在,他不能改變過去已發生的或未來尚未發生的。

3.當他能存在於此時此刻,他便能運用察覺去發現他的需求,並能知道如何去滿足它。

4.自我的覺知也是存在於現在之中。

Perls 指出,當個體離開現實而沉浸於未來時,便經歷焦慮,對於未來,既害怕災難的降臨,又期待美好的結局,於是把所有的心思用在空想、計劃、取捨不定,因而脫離現實。但是完形並不否認個人生活的過去與未來的重要性,個人可將過去拉回現在來重新經驗它,也可經驗此刻他的計畫或未來的期望。

完形心理學認為有機體是透過「形」與「景」之原則,了解其所處的的環境。形成「完形」就是形成「背景」與「形」的意思, 無法形成「完形」,即「形」(興趣的焦點)與「背景」(忽視的部份)無法確定的人。 固執的人就是一旦形成「形」與「背景」,再也無法看出其他「形」與「背景」的人。 佛洛伊德所說的情結( complex ),即 Perls 所指病理的完形。亦即「形」與「背景」固定而無法看到其他部份。 形和背景 (figuer and ground), 最常拿來被引用的是丹麥的Edgar Rubin 於1915年所舉出來的 Rubin 之杯。       Rubin 的花瓶只是視覺的完形之例子,除了視覺之外,還有聽覺的外形,如音樂。 完形治療並非在外在形成人形與背景,也企圖重新組成自己的內在部份以及個體的經驗。 將視覺的認知擴展到我們的「情緒」部份與「感覺」部份,如此一來,視覺與感覺的認知就能在相同的原則下順利進行了。

完形要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感官知覺內在區域所發生的各種現象上,以建立一連串圖象與背景之間的關連性。因為愈能明確了解其間的關係,就愈能為我們的內心世界賦予意義,也愈能澄清我們真正的需求和意念何在,這是了解自己的根本之道。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的人, 完形治療是企圖使無法形成「完形」的人或者祇形成一種「完形」而缺乏彈性者有創造「完形」的機會。所謂創造「完形」就是如何去感受實現世界,即對於外界的詮釋。

Koffka曾經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把湖泊當做草原,後來聽說那是湖泊,吃驚得從馬背上掉下來。因為草原這個完形變成湖泊這個完形,他才掉下來。又譬如精神分析認為父親天天毆打,小孩才變成不良少年,完形治療如果形成「小孩被毆打(事實),只是做了精神官能症的父親的出氣筒,無異為父親做了一次心理治療」這個「完形」,則不一定會變成不良青少年。

換言之,完形治療不認為現在的自己是過去的產物,它要問的是現在自己對於過去所發的事情究竟形成怎樣的「完形」。

人的成長,主要是在達成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滿足一些動機及需求。需求的出現,成為整個人環境的焦點,這個焦點就是 Perls 所說的形象,相對的,個人環境即為背景。俟需求滿足,形象便退回背景,一旦新的需求出現時,另一個形象於焉產生。這種關係可用下圖說明:

有了這樣的概念,就可以了解當我們遭遇困難時,困難本身就是形象,如果我們只注意困難,而忽略了周圍的個人和環境的資源,很可能我們會理不清這個困難索引還的意義也很可能因此而身陷其中,夾雜不清,始終找不出解決之道。所以,波爾斯建議,凡事應從較寬廣的角度去知覺、去思考,問題的意義才能明白,需求才會獲得滿足。

在形與景取得平衡的時候,注意的焦點是強韌且清晰的,另外也具有柔軟性,唯有柔軟性才能在該變化的時候變化,而當你失衡時,捨棄舊有的注意焦點,固然有它的困難之處,但唯有如此才能發現新的焦點,或許有充份的理由將注意的焦點固定,但唯有超越障礙,人生才有可能更為柔軟,更為敏感。

而人的一生成長不外是形成「外形」之後又破壞它,破壞之後又形成它的不斷形成「完形」的過程。其中有些「完形」深深印在腦海裡,無法忘記,就很難形成新的「完形」。此即精神分析所說的「情結」,完形治療則稱為「未完成的行為」,亦即一個人形成「未完成的完形」之情形。

另一項主要的概念是未完成的事 (unfinished business),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罪惡、被拋棄等未曾表達的情感。雖然這些情感未被表達,他們都與某些特殊、鮮明的記憶或想像連結在一起,這些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的情感在內心深處徘徊,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個體與自己和他人的接觸。

人們都有成千成百種身體的、感情的、心靈的欲求,它們各有其意義吸引著我們的注意,有些無法滿足的欲求,將會一直牽引著我們的注意,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就愈會被過去所束縛,一旦對這些不滿的欲求沒有自覺,就會帶來疲勞、注意力散漫、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破壞等不滿足的行為模式。在完形上就將這些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穫得滿足的欲求,稱之為「未完的形態」或是「未竟事務」。

未完成的事就如此持續著,直到個體面對、處理那些未曾表達的情感後,才算「完成」。這些不完全的層面,的確會尋求完備,而當它們累積到相當強度時,個體便陷入偏頗、苦悶、強迫行為,以及自我打擊中無法自拔。由於這些莫名的情感,製造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困擾,打亂的我們對現實的覺察。

未完成的事對於目前行為的影響,可在一位缺乏母愛的男性身上清楚的看出。他可能會對母親懷有憤恨之情,因為不論他多麼努力,母親總是對他不滿意,為了轉移這種要求母性讚賞的需求,他可能會向其它女性尋求自己男子氣概的肯定。因此,他的行為便成了一種尋覓代替母愛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在他能體驗真正的滿足前,他必須先去完成未竟事務的體驗,把原不為人知的失望與憤怒的情感表達出來,才能突破僵局繼續停滯的成長歷程。

未解決的狀況和未完成的形態都會產生不平衡的情況,需要我們加以解決。在我們人生的所有領域上,都擁有追求解決或平衡的自然欲求。

所有未解決的問題出現於現在的瞬間,過去所有未解決的狀況皆繫在一根線上,而線的一端就握在你現在的手上。假若能觀察現在的行為、思想、感情,就可能到達握在手中線之源頭。如此一來為解決的狀況獲得解決,整件事便可打上完整的休止符,也就是放開了將自己束縛於過去的那根線,完全生活於現在,參與現在、解放過去-這也是完形的目的之一。

完形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Perls :「完形治療的目標與其它治療的目標相同的,那就是使有機體成熟成長。」

*完形治療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目標:

1.由“人助”轉為“自助”E發當事人由外在環境的支持進入自我的支持。

2.幫助當事人過更充實的生活:

Perls :人僅發揮了百分之五~十五的潛能

Maslow:我們有固定的生活型態,我們一再扮演相同的角色,很少去創新和突破。潛能更進一層地發揮,可使我們生活態度日新,使我們生活更充實。

3.察識的獲得:

察識是人格改變的工具,具有治療性,在察識過程中,未竟事 務將逐一顯現於治療情境,得以加以處理。察識的目的是幫助當事人了解環境,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達到人格統整。

4.協助當事人達到人格統整:

當事人由於自我印象的影響,造成人格的分裂,無法盡己之才,滿足自我需求,自我實現。完形治療的目標是摒除自我印象的影響,提高當事人的覺察能力,協調本身內、外在中兩極化的知覺,使未完成的工作不再干攪現在而達到人格統整。健全的人格主要特質是能自我調適、自我約束。

5.幫助當事人找到自我

Perls :「只要你與們我同在,就不必再作適應,任何發生的事就像過眼的影像,你可以吸收,可以同化,也可以了解,不再隨著世界團團轉。」EX:"西藏生死書"中提到像天空的自性。

(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促使進當事人的成熟與除去阻礙成長的絆腳石。」從以上的目標可得知完形治療表扮演的角色是比較主動的,面質的態度。

◎治療者的功能

1.保持敏銳的意識形態,能夠完整的體會當事人所呈現的訊息,並協助當事人認出矛盾,不一致,甚至抗拒,挫折的部分。EX:說一件難過的事,嘴巴卻掛著微笑。

2.激發當事人察覺此時此刻自我,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部分。諮商員注意當事人的身體語言。 Perls :「個體想要表達的一切都在你面前,但它並不存在字裏行間。我們說的,大部分不是謊言,就是廢話,但我們的聲調、情緒姿勢、面部表情、以及身性的語言卻都表露出來無所遁形。」

3.溫和地面對當事人,幫助他們去察覺語言型式對他們的影響。EX:

(1)它說:非人化的主詞,以無生命的事物取代「我」,以逃避

 「我」所面對的問題。 * 以我取代「你」

(2)你說:用「你」來遠離真實經驗帶來的不安。* 以我取代「你」

(3)提問題:使發問的一方掩藏起來,安全而輕易將問題拋給諮商員。  * 將問句改為陳述句

(4)否定力量的言語:藉以否定個人的力量, Perls :「在"但是"之後所說的一切都是廢話。」

(5)隱喻:可能為當事人某些事務的對話。 * 將隱喻的內涵轉成顯明的意義,並連用在治療過程中。

(6)揭發事情原委的潛隱性語言。

4.有關諮商專業人員的覺察:

因扮演幫助當事人覺察自我的角色,故當事人必須同樣具有覺察的能力,以便在諮商過程中,察覺自我與當事的狀況。Enright:「諮商事業人員雖然都認為覺察業諮商專業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的意識中,仍多以個人的記憶、猜測、計劃、或內在對話等在進行諮商工作很少是真正察覺自已和他人的經驗。」

專業知識讓我們對人類普遍的心理現象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這些知識往往成為阻礙我們真正察覺個人經驗、情緒、想法及外在環境等的最大阻礙。

◎治療者的角色

(1)嚮導和催化劑:提供諮商氣氛,讓當事人在此氣氛中有機會去覺察自己的需要。

(2)投射鏡:讓當事人從中瞧見自己,在彼此互動中,當事人體認到諮商員和自己一樣都不完美。

(三)治療者與當事人的關係

人對人關係(而非專家對病患),治療者的經驗,察識與知覺構成治療過程布景,當事人的察識與反應則為舞台上演出的戲目。諮商員主動分享自已的知覺與經驗。

一種在你我真誠關係的基礎上運作的雙向投入,治療者以誠實而直接的反應面對當事人,挑起當事人的自省,而不以「有病」的眼光相向,不時給當事人回饋。

(四)當事人在治療中的經驗

1.當事人的第一項責任:

在完形治療中必須決定自己希望從治療中獲得何種幫助如何應用,治療時間中使當事人學習為自己的想法、感覺和行為擔負更大的責任。

2.當事人在治療中階段的整合程序:

第一階段:發現當事人對自己和往事有了新的看法、領悟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當事人的反應:訝異

第二階段:調適當事人察覺到自己多了許多選的機會,準備踏出擴展自己的

     第一步。*當事人的責任:隨時給予當事人支持,鼓勵他們勇於實踐 。

第三階段:同化當事人學習如何改變他們所處的環境,學會如何去擴大自己的

機會並在環境中擷取自己所需的資源。 *當事人的任務:明確地告知當事人,在他們的內心已發生某程度的改變,某些事情已被完成,某認知也已被修正了。

治療技術

(一)原則

1.此時此地

完形治療學派不強調過去經驗對現在行為的影響。他認為只有屬於現在的才是現實。當當事人想起過去的某事時 , 他所回憶起來的過去以成現在 ; 當患者談及將來事時 , 將來是以成為現在事。

2.我與你

只諮商者與受輔者是人與人的關係 , 我與你的關係 , 非特別指指導者與受助者的關係。

3.使用“我‘語言

在表達自己的感覺時,練習使用“我”語言,才能直接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承擔自己的責任。

4.使用“察覺性”語言

集中注意力表達經驗的過程及性質,而盡量避免論及經驗的原因。

5.以直敘句代替問話

是以問句方式進行晤談,可要求其先以肯定的形式說出,或說出對此問題感到懷疑之感受,藉以訓練當事人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主要技術

1.空椅法

代表當事人另一種對立的想法或真實人物 , 將心中的話對著空椅子說 , 然後試著進入而體會另一方之感受 , 並將其表達出。

2.“我負責”遊戲

治療者要求患者在講出自己的為人與感覺之後 , 一定要加說“我為自己剛才說的話負責”。

3.“我有個秘密”之遊戲

患者先想出一件屬於自己的 , 與罪惡感 , 羞恥趕有關的秘密 , 但不要說出他 , 然後試著想當他把秘密告訴對方 , 對方可能做出什麼反應 . 目的在體驗羞恥感與罪惡感。

4.“繞圈子”遊戲

當事人繞著團體而走 , 然後向團體成員說些難以啟齒的話 ,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要當事人體會恐懼 , 以及把恐懼說出的感受。

5.對話遊戲

當事人將心中衝突 , 對立的兩種情感互相對話 , 藉以理出衝突的情緒。

6.誇張遊戲

這個遊戲是要喚醒你注意當事人的身體語言與非語言線索 . 這種遊戲是重複地誇大某些舉動 - 如態度或手勢 , 讓當事人去充分正是你的感覺。

7.角色扮演

例如: 由女兒扮演母親 , 母親扮演女兒 , 兩者互相對話 , 藉由此體會出彼此的感覺。

貢獻及批評

(一)貢獻

1.鼓勵直接接觸與表達

2.強調此時此地

3.重視非與言行為

4.拒絕當事人已絕望 , 無助為藉口

5.強調人類行為的整體性

6.重視人的價值與目的存在

(二)批評與討論

1.過於強調經驗

2.某些技巧讓當事人覺得像傻瓜  

3.技術被濫用的困擾

4.對保守的中國人有些窒礙難行

5.缺乏統計上的實證說明其成效

6.無法適用於各種適應不良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ano770906 的頭像
    piano770906

    piano770906

    piano7709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